聚焦国家需求,探索医工交叉新路径。2025年11月18日15时,“土木·医学跨学科学术沙龙”于E栋308教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智能建筑工程学院与医学院联合主办,医学院院长叶俊华教授、智能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冷超群教授,以及近300名师生共同参与。
沙龙以“学科发展紧贴国家和社会需求——医工学科交叉研究体会”为主题。姚文娟教授结合个人学术经历,勉励学子珍惜在校时光,注重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她立足土木工程中的精细化力学分析方法,系统介绍了团队在“不同模量弹性结构力学行为”与“超长桩承载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分享了如何将力学研究方法拓展至医学领域,深入阐释了在“耳蜗听觉机制”方面的探索,为听力障碍诊疗与助听设备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次沙龙为两院师生搭建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有效拓宽了跨学科视野,是学校推动学科深度融合、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有力实践。(文/罗苏昌;审核/邓小兵)
报告主题:
学科发展紧贴国家和社会需求——医工学科交叉研究体会
个人简介
姚文娟, 女,博士,教授,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聚焦于医工交叉、水利水运工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及新型材料在力学理论与数值模拟方面的前沿探索。在不同模量弹性结构力学行为、超长桩承载机理、耳蜗听觉机制等方向取得了系统而深入的成果,融合结构工程、固体力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知识,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
社会影响:
在学术界与工程界具有广泛影响力,论文排名位于全球的前1%,同时为高被引论文学者。她担任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杰青及优青项目评审专家,入选国家科技专家库,并受聘为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特邀专家。长期担任国际期刊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主编,兼任《中外公路》编委,并担任国际应用科学技术协会(IAAST)联合主席、建筑及材料国际会议主席、2023土木工程沪江国际论坛分会主席多个重要国际会议主席。其科研成果多次被《科学中国人》《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权威媒体报道,2022年曾作为《科技中国人》封面人物被专题采访。
科研项目:
近二十年来主持了多项国家级与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耳蜗宏微观多结构联动的听觉主动放大机制”(批准号:批准号:11932010,直接费330万元,间接费66万元,共计396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国家军队重大攻关子课题、交通部攻关课题、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等共计20余项。
获得荣誉: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十五”科技攻关子课题)
• 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土木工程概论》第5版)
• 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 中国港口科学进步三等奖
• 上海市精品课程《测量学》(排名第一)
• 国家精品课程《土木工程概论》(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