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前沿脑机接口技术领域再创新高!南理斩获国际大赛一等奖!
 时间:2025-08-16

88日至12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指导,中国电子学会、清华大学和基金委信息科学部等共同举办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在北京举行。南昌理工学院脑机接口团队在汪柳斌、江群弟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本届比赛三个赛项中斩获佳绩,荣获一等奖2项、三等奖1

 

技术赛基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运动康复训练技术与系统赛项

王铁臻(图右一)、刘若宇等队员组成的南理BCI队,荣获基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运动康复训练技术与系统赛项等奖。该赛项面向运动想象四分类算法,脑电数据均来自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参赛队需提供合适算法以取得成绩,旨在推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在神经康复领域的临床转化及应用。

图片1.png 

 

基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运动康复训练技术与系统赛项获奖榜单

图片2.png 

 

四足机器人人机协同脑控赛项

由屈思源等队员组成的队,荣获四足机器人人机协同脑控赛项一等奖。由西安交通大学徐光华教授为选手颁奖。赛项旨在考察选手在人机自然交互场景下,协同控制四足机器人的能力。选手需借助AR 眼镜呈现的 SSVEP 范式,运用赛方提供的脑电异步控制算法,精准操控四足机器人沿赛道行进,并在指定区域完成规定动作。比赛成绩综合考量完成速度、巡线精度及任务执行准确度

图片3.png 

技术赛面向四足机器人协同控制的 SSVEP 自然交互赛项

由张贺羽等队员组成的南昌理工学院BCI队,荣获面向四足机器人协同控制的 SSVEP 自然交互赛项等奖。本赛项以探索面向具身智能的脑机接口人-机交互技术为目的,考察 SSVEP 解码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实现自然脑机交互的能力。具体以设计高性能 SSVEP 异步算法为任务,考验算法在应用环境中辨别脑状态(IC/NC 任务态/非任务态)和快速准确响应能力。

选手风采

王铁臻

图片4.png 

我是电子与信息学院本科23的王铁臻。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脑控赛中,我深入探索了脑机接口技术的前沿应用。通过SSVEP范式控制智能轮椅穿越赛道,我进一步掌握了脑电信号(EEG)采集与解码的关键技术。比赛初期面临信号噪声大、识别率低等挑战,我们通过引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显著提升了系统稳定性与响应速度。感谢团队成员的紧密协作,攻克了调试中的重重难关。站在领奖台上,我深感荣誉背后是无数日夜的坚持与创新。感谢学校对脑机接口实验室的持续投入,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科研平台。此次大赛见证了AIBCI深度融合的趋势,也让我看到清华、西交大等团队在脑控无人机、仿生机器人等方向的突破。未来,我将继续投身可穿戴式脑机接口研究,致力于推动技术在医疗康复与智慧生活中的落地应用,为人机协同的智能未来贡献青春力量。

屈思源

图片5.png 

我是来自计算机工程学院23级计算机应用技术1班的屈思源。在四足机器人人机协同脑控赛中荣获一等奖,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技术能力的肯定,更是一场关于坚持与突破的深刻修行。当在附加赛中看见脑电信号通过算法转化为机器狗精准的动作,我真切感受到人机协同的奇妙共振。这场比赛让我明白,科技创新的本质是与自我的博弈。让科技真正成为延伸人类能力的翅膀。这份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探索未知的全新起点。获奖是责任的开始正如金晶团队所言,脑控技术的终极目标是让残障人士通过意念重获行动自由。此次获奖既是对前期成果的鼓励,更意味着需持续优化系统功耗、穿戴舒适度等实际问题,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这提醒我们:科研工作者的价值不仅在于突破技术边界,更在于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的需求。

刘若宇

图片6.png

我是来自传媒学院本科24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刘若宇。在基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运动康复训练技术与系统赛项中获得一等奖,心中满是喜悦。这一荣誉是对我们付出努力的回报。比赛让我们看到了脑机接口的广阔前景,激励着我们继续探索创新。

 特别感谢汪老师和江老师,始终和我们并肩作战,面对技术瓶颈从不退缩,带领我们一步步攻克难题,在学校的时候,每周都挤出好多宝贵时间去社团给我讲解算法和原理,并且在之后的假期时间,也挤出很多时间开线上会议为我们解决问题,正是学校和老师的鼎力相助,才让我们最终取得了这样的成绩。

 加入脑机接口社团,是我做的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社团的老师教会了我很多知识,同时带我们去了北京增长了见识,让我见到了本领域的很多老师教授有了此次经历,我定会继续砥砺前行,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张贺羽

图片7.png 

我是来自机电工程学院24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班的张贺羽。通过参加面向四足机器人协同控制的 SSVEP 自然交互赛项,我认识到脑机接口这一颠覆性人机交互技术在未来的无限发展潜力。比赛过程中,每一次实验和调试,对每个block脑电信号预处理,FBCCA算法进行优化都让我对真实人脑脑电数据理解更加深刻。这次能荣幸获奖,不仅要感谢我比赛中一起攻克各种难题的伙伴,不断调试算法使得在实际应用环境中能辨别脑状态和快速准确响应,更要特别感谢指导老师团队上课无微不至的耐心讲解、理论精析和赛程中带领我们的技术攻坚,您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我们搭建起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认知体系。

作为机械专业学子,能在这个交叉学科的前沿阵地贡献青春力量,我深感使命光荣。未来,我将继续秉持"知行合一"的信念,在脑机接口与智能装备融合的领域深耕不辍,为推动我国人机协同技术创新贡献绵薄之力。

师生合影

 图片8.png

(从左至右:刘若宇、王铁臻、汪柳斌、江群弟、屈思源)

 

获奖奖牌

1755308097034.png 

大赛简介

世界机器人大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由中国电子学会、清华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主办。今年8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药监局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提升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以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协同发展为驱动,以开拓应用场景为牵引,以打造高性能整机产品为抓手,加强前瞻谋划和政策引导,加快培育形成未来产业新赛道。

“BCI脑控机器人大赛”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竞赛方向围绕脑机接口在典型领域的应用发展,竞赛内容设置紧贴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大赛将积极发挥国际化产学研用交流展示平台优势,旨在通过竞赛持续发掘和培育脑机接口创新人才,推动解决脑机接口技术链以及技术成果转化中的痛点和难点,进一步展示脑机接口技术的优质创新成果,促进脑机接口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发展。

点击数:216收藏本页